与厂商不同,消费者对于网购爱恨交加的心态却由来已久。2008年,国内3·15消费投诉有关网购的纠纷数以千记,且在这一年中更是爆出了网上商城状告消费者的事件。
2008年5月份,京东商城销售的一款价值7000余元某国内知名品牌的家用空调,因价格标错成了0元,致使多名用户误下订单。在和部分消费者沟通失败之后,京东声称“无奈”之下只得将其告上法院。而此前,IBM、戴尔等企业的官方网上购物平台出现类似错误后,大多是以自身诚信为重,从而选择“将错就错”。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接近6成消费者认为商家的诚信是其在网购过程中看重的因素。于是以淘宝钻石信誉系统为代表的诚信衡量机制得以受到买家的关注。而近来流行的网络枪手“刷钻”业务的兴盛,一方面间接证明了消费者对于商家诚信的关注,而另一方面却对网购平台的诚信衡量机制形成了莫大的讽刺,使得这种信誉系统极易土崩瓦解。
诚信危机的另一种表现就是买家对于商品点评的不透明度。数码爱好者、来自上海的董自成说:“如今网络枪手太多,想要了解真实的用户使用感受,只有去一些网上商城,看那里的评论才让人放心。”然而,2008年下半年起,他再也没有采用这种方式,因为那里也沦陷了,但幕后黑手不是网络枪手,而是网上商城。
一些网上商城都拥有自己独立的评价系统,注册用户只有购买产品后才有权评论,而且购买一件物品只能评价一次。但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一些网购买家逐渐发现,这种本来非常公允的机制开始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网友Sunny_233爆料:“我在京东买了一款联想牌的鼠标,结果买到手发现不好用,会飘。于是在产品评价里反映了这样的情况,结果我的评价被删除掉了。同样有其它用户提出一样的问题,评价也被删除掉了。”
京东商城的另一位注册用户告诉记者:“京东商城经常人工干预用户对货物的评价,比如近的一项活动,只要在商品下面写评论,就可以加分兑换优惠券。可他们总是删除不好的评论,而只保留好的评论,发的好评越多,积分就越多,好多人都抢着说好话。”
根据《2008年中国网络购物调查研究报告》中2008年上半年统计数据,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不少有趣的情况,这些数据也真实反映出中国目前网络购物的现状。
1.2008年上半年,学生网购总金额已达31亿,占到总体网购金额的19.1%。
2.对比CNNIC的多项数据报告可以发现,中国网民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比例为26%,而网购用户中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比例则超过50%。
3.服饰类商品继续成为网络零售商品销售额冠军,排在第二、第三的分别是手机和化妆品。
4.如今在网购的IT零售商品中,销量从高到低分别是手机、通讯设备、各种充值卡/游戏点卡和笔记本电脑,DIY配件产品则位列后。
2001年左右开始,中国电子商务开始飞速发展,网购市场也逐渐繁荣,每年50%~100%的成长速度使得这种新潮的消费模式吸引了不少企业、商家和消费者的关注。但在这种快速的成长中,一些问题也被淹没在一片赞誉之中。那么,不妨对比国外来看看,国外的网购市场有着怎样的基础。
根据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研究数据显示,中国网络购物交易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不到1.5%。这一数字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2007年美国网购市场在其零售市场的比例为3.72%,英国是4.5%,韩国则高达8.65%。
一些经济学专家将欧美发达国家网购市场的成熟发展归结为三点:一是欧美国家网民人数占总人口的2/3以上;二是欧美国家的信用保证业务已开展80年的时间,个人信用和企业信誉观念深入人心;三是得益于欧美国家近百年的仓储运输体系的发展史。
基础的薄弱使得我国的网购市场看似繁荣,但一旦遭遇瓶颈,必然会产生各种危机。如何规范网购市场已经被提上日程。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订工作列入立法规划。“《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应增加在非现场购物及法律规定的其它情形时,消费者享有不少于15天的试用期,期限内不符合消费者购买需求,消费者可以退货的规定”,一些法律专家认为,面对各种新兴的消费模式,理应让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更有效的保护。
继电视购物之后,网购过程中屡屡出现的欺诈与售后纠纷,开始越来越多地爆发。原本被快速增长的赞誉所掩盖的问题,随着网购平台巨头的竞争白热化而逐渐显露。让厂商和消费者又爱又恨的网购,显然已经到了一个需要去反思问题、整理积累和规范市场的时候。对于厂商而言,沉迷低价游戏的网上商城只能让市场的利润变得更薄,并驱赶实力一般的中小经销商,厂商传统渠道不可避免地将受到影响。对于消费者而言,网上卖家的选择越来越像是一场运气竞赛,倒霉的大多也只有自吞苦果。值得庆幸的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订工作已经纳入日程。在距离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不太遥远的时候,让我们期待网上消费无需战战兢兢的日子。